弘扬易学文化 服务百姓生活 欢迎访问:蓬莱周易研究会网站 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 本会简介 老师介绍 论文实例 易学动态 养生保健 传统文化 联系我们 周易资料 网站公告 网上书城
◆周易天地 ◆老子道德经 ◆网上书城 站内搜索
蓬莱周易研究会 >> 论文实例 >> 纪念高亨先生诞辰120周年 :
详细内容
纪念高亨先生诞辰120周年
时间:2020-12-20 来源:蓬莱周易研究会 阅读数:4369 次 【收藏本页

纪念高亨先生诞辰120周年

王承略

高亨先生是我国国学研究和古文献整理的著名学者,在易学、诗经学、先秦诸子、文字训诂学等诸多领域成就辉煌,在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高亨先生的一生,以读书、教书、著书为职志,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作为先秦两汉学术文化研究不可绕过的学术重镇,高先生的治学精神、学术思路及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发扬光大,他的学术成就需要全面的总结、评价和继承。为了纪念和弘扬高亨先生的学术成就,特别是他的易学成就,山东周易研究会决定设立高亨易学奖。在此,我受学会的委托,对高亨易学奖的设立及由来做一说明。

一、高亨先生的生平及学术历程

高亨先生,字晋生,1900年农历74日生于吉林双阳县一个小山村。1918年春,考入公费的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在校期间,在地方名士张文澍指导下,学习了《说文解字》,并系统钻研了先秦诸子及前四史。

1925年秋,改名高亨,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,为该院首届研究生,师从梁启超、王国维两先生,他的毕业论文《韩非子集解补证》深得梁启超的嘉许,梁启超在其毕业时赠给他一副对联,予以鼓励:“读书最要识家法,行事不须同俗人。”从此,高先生立志遵循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、王引之的家法,严谨治学,锲而不舍,并决心永远过三书生活:“读书、教书、写书。”

1926年6月,高亨先生从清华毕业,其后至1952年,先后在吉林省立法政专门学校、沈阳东北大学、河南大学、武汉大学、齐鲁大学、西北大学、湘辉学院、东北大学授课。在充满孤独漂泊之感和忧国忧民愁思的日子里,高亨先生克服种种困难,一直坚持学术研究。他的几部力作,如《周易古经通说》《周易古经今注》《老子正诂》《墨经校诠》等,都是大体完成于此时,确立了高先生在现代易学、老学和墨学研究中不可摇撼的重要地位。

1953年当他53岁时,经陆侃如、冯沅君引荐,高先生执教于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,开始了他和山东大学长达33年之久的不解之缘。50年代前期,高先生出版了专著《诗经选注》《楚辞选》(与陆侃如、黄孝纾合作)以及《周易古经通说》《墨经校诠》等,这些成果奠定了高先生在先秦两汉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。

19567月开始,他与冯沅君先生同时被聘任为副博士导师,山大文科中只有两名。此间,出版专著《文字形义学概论》、《诸子新笺》、《周易杂论》、《上古神话》(与董治安合著)等,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反响。特别对晚周名家以及对文字形义学的深入研究,尤能表现高先生的精见覃思和创造精神。

1963年10月至11月,高亨先生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第四次委员会(扩大会议),在会议即将闭幕时,与包括范文澜、冯友兰等在内的九位先生一起,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小范围的接见。当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介绍到高亨先生时,毛泽东一面亲切地与他握手,一面风趣地询问:你是研究文学的,还是研究哲学的呢?高先生回答,自己对于古代文学和古代哲学都很有兴趣,但水平有限,没能够做出多少成绩。毛泽东说读过高先生关于《老子》和《周易》的著作,并对高先生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。高先生为此激动不已,返回济南后,将自己的著作《诸子新笺》、《周易古经今注》等六种,连同一信,寄给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转呈毛泽东主席。

1963年12月,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《毛泽东诗词》。其中,除收有早已流传很广的二十七首诗词之外,还有初次发表的新作十首。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及时组织了一次“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”的活动。高亨先生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,并赋词《水调歌头》一首,以抒所感:“掌上千秋史,胸中百万兵。眼底六洲风雨,笔下有雷声。唤醒蛰龙飞起,扫灭魔焰魅火,挥剑斩长鲸。春满人间世,日照大旗红。抒慷慨,写鏖战,记长征。天章云锦,织出革命之豪情。细检诗坛李杜,词苑苏辛佳什,未有此奇雄。携卷登山唱,流韵壮东风。”

随后,高先生把这首词连同一张恭贺春禧的短函寄呈毛主席,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回信。全文如下:“高亨先生:寄书寄词,还有两信,均已收到,极为感谢。高文典册,我很爱读。肃此。敬颂安吉!毛泽东1964318日。”毛泽东亲笔题写的“山东大学”校名便出于这封信的信封上。

“文革”开始后,高先生被借调到北京,实际上是保护了起来,此间出版了《商君书注译》。文革后他于1978年动手,仅用了一年多时间,写出了新见迭出的《诗经今注》;几乎与此同时,又在助手董治安先生的协助下,完成了《周易大传今注》的修订工作;并且出版了《老子注译》。

山大1981年校庆的时候,高先生赋诗志庆:“神州儿女俱英雄,四化高峰自可登。千佛山边万树绿,大明湖畔百花红。竞驰革命星旗下,同在春风化雨中。五十五年齐鲁地,泰山耸耳听书声。”

1986年22日晨,高先生于北京逝世,终年86岁。

二、高亨先生的学术成就及著作汇编

高亨先生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先秦两汉,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:

1.诸子学研究。高亨先生用功最多,创获最多,影响最大。主要著作有《老子正诂》《老子注译》《诸子新笺》《庄子今笺》《墨经校诠》《商君书注译》,无一不是诸子学研究的经典之作。特别是《诸子新笺》,包括《墨子》《庄子》《荀子》《韩非子》《吕氏春秋》《商君书》六种子书的新笺,全面反映了高亨先生在先秦诸子学方面的高深造诣。

2.《诗经》《楚辞》为代表的文学史研究。主要著作有《诗经选注》《楚辞选》《上古神话》《诗经今注》,反映了高亨先生在先秦文学研究上的建树。《楚辞选》是陆侃如、高亨、黄孝纾三位先生的合撰,高亨先生执笔11篇。《上古神话》系与董治安先生合著。《诗经今注》是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的全注本,是高先生晚年的研究成果,书中对于篇义的说明和字词的训释,与较早撰写的《诗经选注》往往同中有异,反映了高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。

3.文字学研究。主要著作有《文字形义学概论》《古字通假会典》《甲骨金石文字通笺》。《文字形义学概论》是一部很好的文字学入门书,标志着传统小学中一门新的分支学科——汉字形义学的创立。《古字通假会典》是研读先秦两汉典籍和地下出土文献的案头必备之书,是董治安先生整理后出版的。《甲骨金石文字通笺》则被人借阅后丢失了,令人倍感痛惜。

4.易学研究。主要著作是易学三书,即《周易古经今注》《周易杂论》和《周易大传今注》。高亨先生的易学研究,是他诸多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,连同闻一多、于省吾、顾颉刚、郭沫若、李镜池、黄寿祺等著名学者研究《周易》的成就,共同代表并体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《周易》研究的最高水平,而高亨先生最为精专,堪称巨擘。

高亨先生精通经学、诸子学、文字音韵训诂学,熟悉先秦文化典籍和历代《周易》研究文献,从不同的角度对《周易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因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。他继承清代朴学的传统,又能超脱象数、义理的拘束,在语辞训诂方面独创新解,卓成一家之言;他摒弃二千年《易》学研究中以《传》解《经》的传统,将《经》《传》研究分开,以《易经》为卜筮之学,《易传》为儒家哲理阐发之学,是符合孔子对《周易》前后认识的不同及其思想变化的;他精研《左传》《国语》《系辞》的记载,使古筮法失而复得,重见天日,前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变卦方式,终于被合理地揭示出来;他综合分析《易传》,抽绎其中的象数义例,《彖》《象》之义因而大明,一扫前人牵强附会、妄自揣解的陋习;他参校群书,广征博引,并成功地使用各种方式的理校法,很大程度上完善了《周易》的文本;此外,他对《周易》成书过程、基本问题、史料价值、文学价值、哲学思想的研究,都有精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。所有这些,构成了高亨先生博大思精、风格独具的《易》学体系。高亨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《周易》研究的新观念、新方法,这对我们极有启发和指导意义。

高亨先生的著作汇编,是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高亨著作集林》十卷本,惶惶十巨册。《集林》是董治安先生带领我、刘心明、刘保贞等人,编纂完成的。将高亨先生的学术论著萃于一编,为我们研究高先生的学术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。

考虑到规模巨大的《古字通假会典》甫经齐鲁书社出版并一再重印,社会需求已达饱和状态,若再次出版,势必加大出版成本及读者购买负担,故暂不收录。至于高亨先生的信札,要想收全实为不易;他的诗词创作,与学术研究关系不大。所以信札和诗词也暂未入编。除此之外,高先生的著作和论文概在收录之列。仿王国维《观堂集林》例,定名为《高亨著作集林》。凡汇收专书16种,又新辑散见论文17篇为1种,共17种,340余万字。

煌煌10卷,加上《古字通假会典》,再加上2011年《子海特辑》影印的高先生子学研究未刊手稿《老子哲学》、《庄子哲学杂论》及其所撰《先秦诸子研究文献目录》,则高先生纯粹的学术研究论著,多达600余万言。

三、高亨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方法

高亨先生完成了等身的著述,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造就了先秦学术研究永远的丰碑。

我们要学习高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刻苦的治学精神。高先生醉心学术,几乎到废寝忘食、夜以继日的地步。《说文》所载九千三百多字及其解说,烂熟于胸,随时可脱口而出。1957年在为《诸子新笺》所写序中,高先生回忆40年代为《庄子·至乐》篇所述生物轮化论以及《天下》篇所述名家遗说作解说时,自称“翻书特多,用思最深,有时通夜不眠,而兴致淋漓,不感困倦。今年龄已老,没有当年的精力了”。其实,直到老年,高先生尽管体力已衰,其于治学上勤奋刻苦的精神一如往昔。在60年代,年逾花甲的高先生,坚持每天早晨约四点左右起床,随即伏案工作;至9时许,或小睡片刻,或稍作活动,又继续研读或写作;午饭之后除盛夏外一般不再休息,一天伏案工作竟长达十小时以上。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,高先生不时卧病在床,在夫人罗璘先生帮助下,设置了一块特制木板,悬于胸前,自己半仰在垫高的枕头上,借此读书写字;视力不济,则求助于高倍放大镜。往往是一天下来读书不过数页,一条短札竟需费时多日,而高先生却持之以恒,著作不辍。其情其景,令人感动。

我们要学习高先生的治学方法。他一开始走的就是乾嘉学者重视考据的道路,即所谓“朴学”的道路。他以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为手段,广泛占有材料,进行细密的抽绎分析,因而得出的结论往往确然不移。言必有据,论必取证,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,绝不做无根之谈,乃是传统文史研究的正途,在这方面,高先生无疑给我们树立了绝好的榜样。

我们要学习高先生贯通的治学思路。就一书的研究而言,体例需能前后贯通,文字的训解与理论的阐释需要彼此贯通。高先生的易学研究,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惊人的发现,无一不得益于立足全书的贯通。就文史哲而言,能够融会贯通,最属难能可贵。高先生在文史哲三科各有精粹的代表作,以至于毛泽东主席当面问他到底是研究什么领域的。高先生以多科贯通,尽显一代国学大师的风范。

我们更要学习高先生的创新精神。高先生凭借他的学养和钻研,勇于提出新见解,开辟新学科,建立新体系。他的论著胜见叠出而令人信服,从方方面面促进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巨大进步。高先生很多研究成果极富个性化,成为他与学术史紧密相连的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标志。为学贵有心得,贵在创新,才会有学术生命力,是高先生留给我们最有益的启示。

高先生的谦虚真诚,同样散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。当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商榷和争论时,他首先尊重别人,并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,从容不迫,温文尔雅,显示了十足的君子之风。当他在学术上提出新说,一旦发现其有与别人偶同,哪怕自己的发现在先,他也会尽行削去。他十分尊重业师王国维和梁启超,但在论著中常见他与二师的意见相左,表现了他治学的豁达和真诚。

高先生一向宽以待人,尤其爱护学生,肯于向年青人提供帮助。他是严师,又是一位可亲的长者。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大学内迁四川时,生活并不富裕的高先生曾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给一些东北籍的同学以多方面的资助,并且十分关注他们的学业。高先生对于后学的培养,更是不遗余力,令人感动。高先生被聘为副博士导师之后,系里确定董治安先生为高先生的助手。那时董先生刚刚大学毕业留校不久。关于当时二人间的关系,《光明日报》1961928日刊登的报道《高亨教授和他的助手》中是这样描写的:高亨对董治安的爱护,更多的表现在传授知识和经验上。1956年董治安刚毕业做助教时,高亨就以每周三次、每次约三小时的功夫,对董治安进行辅导。”“高亨为帮助他讲好这一课,给他修改讲稿。不但将讲稿中一些不正确的观点进行了修改,就连字、句、标点也逐个作了修改,重要的地方加了圈点,许多地方还加了批语。这样,他觉得还不够,又把自己讲授这一课的底稿拿出来给董治安参考。以期在内容上能够讲得更充实、新颖一些。”董先生就是在高先生这样的呵护之下,逐渐长成了学术研究的参天大树。

2005年620日,在《高亨著作集林》出版暨学术座谈会上,任继愈先生指出:“高先生的先秦学术研究,根底扎实,甚有特色,值得我们好好继承。我们继承了高亨先生的学术成果,掌握其学术思想,才能将先秦文史研究再推进一步。”让我们全体同仁以高亨先生为榜样,继承高先生的学术思想,努力把高先生的学术成果,特别是易学研究成果,发扬光大,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(作者系山东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本文是作者在《高亨易学研究暨纪念高亨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》上的发言,本文有删节)

免责声明:
版权声明: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蓬莱周易研究会”的文字、图片和视频作品,版权均属蓬莱周易研究会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
已经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蓬莱周易研究会”。
任何企事业媒体或个人对本篇文章有异议,请联系客服电话: 传真: 解决。
相关资讯
·唐蕃时期易学观念在吐蕃的传播及影响
·关 学 学 人 与 易 学
·先秦至西汉数术易学考论
·论《伏龙经》阴阳宅风水——阳宅
·疾病探源——精神病 肝病 心脏病
·《周易》占筮之我见
·珍 惜 人 生
·传统文化中的无形生有形
·纪念高亨先生诞辰120周年
·大数据下的易学世界化

精彩推荐
蓬莱周易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典  暨
蓬莱周易研究会成立三十年庆典合影
蓬莱周易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会
蓬莱周易研究会成立三十年庆典掠影
关于举办风水学习班的通知
蓬莱周易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典  暨
授予刘彬教授为蓬莱周易研究会名誉
举办《阳盘奇门遁甲培训班》的通知
唐蕃时期易学观念在吐蕃的传播及影
关 学 学 人 与 易 学
热门文章
·蓬莱周易研究会简介
·2017中国蓬莱易友交流联谊会邀请函
·联系我们
·王忠贵老师简介
·中华七星神数断命简析
·大玄空风水实例
·张绍金老师简介
·售 书
·《八字揭秘》(连载30)
·吕泽进老师简介